教会要复兴,这是每一个上帝的儿女所期盼的。在各教会中,大家也会为此祷告,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时候这种期盼和祷告却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转化为信徒生命中切实的行动与改变。不少教会虽然定期举行聚会和祷告会,呼求圣灵的工作,却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对信仰的实践,比如彼此相爱、关怀邻舍、活出基督的样式等。
信徒们可能在聚会中情绪高昂,分享着对复兴的渴望,然而回到现实生活,却依旧被世俗的价值观所牵引,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忘记了属灵的追求,在面对矛盾冲突时选择了逃避而非以爱心接纳。这种口号式的复兴,不仅无法带给教会真正的更新,反而可能让信徒对复兴产生误解,以为只要喊喊口号、做做形式就能达成,从而失去了对复兴本质的正确认识。
那什么是真正的复兴呢?我们又应该对此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复兴是希望,更是行动
从某种角度来说,复兴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但若真要将教会复兴落实到现实,那还是需要有确切的行动。这种行动并非一时的热情或形式上的敷衍,而是源于对信仰的真诚委身,体现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它要求信徒在家庭中践行和睦与包容,用温柔的言语对待家人,以无私的爱承担责任;在工作中坚守诚信与正直,不因利益诱惑而偏离真理,将信仰的价值观融入职业操守;在社会中主动关怀弱势群体,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彰显基督的慈悲。
作为教会来说,应当制定与教会的发展和复兴相关的具体目标和规划,以此达到理想的结果。这需要教会在充分了解自身现状与牧养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圣经真理与时代背景,制定出既有前瞻性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例如,在牧养体系上,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生命阶段的信徒设计差异化的培育计划,通过小组查经、门徒培训、专题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帮助信徒深化对信仰的理解与实践;在事工开展方面,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协作机制,鼓励信徒根据自身恩赐参与到服事中,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教会这个身体中发挥独特作用,共同为复兴的目标努力,确保复兴的行动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当每一位信徒都能从自身做起,将对复兴的渴望转化为具体的爱心举动和生命见证时,教会才能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群体,复兴的火焰才能在彼此的生命联结中持续燃烧,而非停留在空洞的口号或短暂的情绪波动中,如此才能真正走向复兴。
复兴是属灵生命的成长
不论是教会的复兴还是每个信徒的复兴,都需要经历属灵生命的成长。如果没有经历属灵生命的成长,复兴就如同没有根基的建筑,终将在现实的风雨中倒塌。
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要追求生命的更新和成长。这意味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操练与上帝的连接,通过持续的祷告将心事倾诉于祂,在安静中聆听祂的声音,让真理的话语成为生命的指引。同时,要主动追求圣洁,靠着圣灵的力量胜过肉体的私欲和世界的诱惑,在每一个选择中彰显基督的荣美。当信徒在灵命上不断进深,就能拥有更坚定的信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更成熟的生命去影响身边的人,使复兴的根基在生命的沃土中深深扎根。
复兴需要经历熬炼
虽然复兴的结果是好的、美的,但过程是要经历各样的熬炼。就好比金子需要经过烈火的焚烧才能除去杂质,变得纯净;麦子需要经过碾压和打磨才能成为滋养人的粮食。属灵生命的成长同样如此。
上帝允许熬炼临到,并非要苦待祂的儿女,而是要借着这些经历除去我们生命中的杂质,让信仰在试炼中被炼净、被坚固。或许是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让我们学会完全信靠上帝的供应;或许是经历人际关系的破碎,让我们在饶恕中彰显基督的爱;又或许是遭遇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更深地呼求圣灵的帮助。每一次熬炼都是上帝精心设计的课程,目的是让我们脱离旧人的生命样式,穿上新人的品格,使我们的生命能像精金一样在岁月中闪耀,为复兴的到来预备合用的器皿。这些熬炼看似艰难,却能让我们在其中学会依靠上帝的力量,而非自己的聪明,从而在灵命的道路上更加成熟,为复兴积蓄属天的力量。
回归曾经的教会,我们也经历了各样的大环境。在这些环境中胜过的弟兄姊妹,最后无不是在持续的祷告中坚固了对上帝的信靠,在舍己的服事里操练了基督的样式,在彼此的相爱中见证了教会的合一。
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宗教活动,而是追求内心与上帝的深度联结,将信仰融入日常的每一个选择,用生命的改变印证复兴的真实。他们如同被修剪的葡萄枝,虽经历过风雨的吹打,却因紧紧连于葡萄树而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周围人看见上帝荣耀的见证,也让复兴的火焰在生命中代代传递,照亮更多寻求真理的心灵。
要让复兴成为具体的行动,不要只成为不经过思考和行动的口号。这不是应付,而是源于对生命更新的迫切渴望,是在每一个清晨将心灵向上帝敞开,在每一次试探中持守真理的准则,在每一份责任里彰显基督的荣美。这需要我们放下自我的固执,像孩子一般渴慕上帝的话语,让话语的教导成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指引我们在世俗的潮流中不偏离正途。
当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宽恕与包容,用温柔的言语化解矛盾,用爱心的行动帮扶有需要的人时,复兴的种子便在这些具体的行动中生根发芽。它不是一时的热情澎湃,而是日复一日在灵修中与上帝相交,在服事中舍己爱人,在困境中依靠仰望,让属灵的生命如同芥菜种般,虽起初微小,却能茁壮成长,荫蔽众人,结出圣灵所结的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的果子,使复兴的见证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中自然流露。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