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微信

生命之路研究:关系比人工智能对门徒训练更为重要

作者: 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27日 08:59 |
播放

根据生命之路研究(Lifeway Research)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门徒训练现状》(State of Discipleship),美国大多数教会牧师认为,真正的门徒训练发生在人际关系之中,无法简化为一个人工智能项目。

这一共识反映出一种信念: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基督徒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一发现正值教会在事工之中日益面对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之际。

研究显示,95%的牧师认为,门徒训练并非通过某一项目达成,而是在关系中完成。

这份由生命之路学生出版部持续圣经学习主管布雷特·巴克兰(Brett Buckland)撰写的研究报告指出,这一广泛共识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反思一个问题:像人工智能这样高效且技术先进的工具,是否能在如此高度依赖“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巴克兰写道:“人工智能节省时间,但无法让人成为耶稣的门徒。让万民成为门徒是我们的呼召。耶稣没有说过,‘去使万民自动化作我的门徒’,而是说,‘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一命令根植于关系和信任之中。”

“因此,请明智使用人工智能。让它服务于使命,而非成为使命本身;让它支持教会,而非取代教会。一言以蔽之,门徒训练不在于数据,而在于人。人才是最重要的。”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行政管理任务上确实有帮助,但缺乏真正门徒训练所必需的核心人性和属灵能力。

报告特别强调了五个对基督徒生命塑造至关重要的方面,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

1. 无法“亲身出现”:不能在医院探访、共进午餐等真实生活场景中以实体形式存在。
2. 无法“聆听圣灵”:不能提供带着祷告与分辨的属灵洞见。
3. 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性问责:这种问责建立在信任与脆弱敞开的基础上。
4. 无法“舍己地爱人”:即那种代价高昂、饶恕他人、甚至带来不便的爱——这正是福音的核心,也是耶稣事工的榜样。
5. 无法“参与敬拜”:不能参与有形的圣礼和共同的实体性信仰行为,如领受圣餐或受洗。

报告警告说,如果让人工智能接管门徒训练中的关系性工作,将导致这一过程失去其意义——以便利换取深度,最终使教会变得更数字化,而非更道成肉身。

报告总结说,真正的门徒训练是无固定章法的、缓慢的,却也是美好的,因为它是在具体的人身上活出来的。教会蒙召要忠心,而这需要亲临、忍耐与人本身,而非速度。

因此,报告建议将人工智能用于清理行政性杂务,让事工领袖可以专注于真正需要的事情:投资于人。

巴克兰写道:“将人工智能看作一个高效率的实习生:有用,但需要监督。目标不是消除人的工作,而是提升它。用人工智能清理杂务,好让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物:人。”


源自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