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感言丨改革开放40年最应该表彰的还有那些支持孩子学习的父母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2月29日 09:04 |
播放

姐姐今年四十三岁了,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小儿子才刚三年级。

姐姐从结婚开始,就以勤劳节俭治家,这是从我父亲那里得到的遗传。她每次花钱,除了家里生产必须之外,都要仔细掂量,这些钱一分一分积攒起来,为将来的急用之需。

在第一个儿子出生之后,她把每一分存的钱都作为孩子将来读书之用,这是他们这一辈乃至我们祖祖辈辈的传统。

姐姐极少为自己添加衣服,有一次在市里,为自己买了一件一百二十元的羽绒服,还要犹豫再三,买回来之后,也是压在箱底,直等到逢年过节或者出席婚礼的时候穿穿。这就像我的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没买过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一年,只有一件的确良的外套算是新衣服,也只有在出席婚丧嫁娶的时候才拿出来穿上,到了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也没有为自己买过多少衣服,因为这个时候姐姐长大了,母亲开始穿他们的衣服。

姐姐在外甥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养猪。开始的时候养四五头,后来慢慢扩大养猪量,两三年之后养到一百来头左右,就在村子外面建了一个养猪场。养猪是个既累又脏的活,还要担着很大的猪瘟风险。自养猪以来,姐姐和姐夫就没有睡过好觉,既要养猪,还要种田,特别是农忙收获的时候,喂猪要耗费很多白天的时间,他们就晚上去田里收割,拉回家,再整理出来,睡觉的时候,都已经凌晨了。有时候一天也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养猪收入并不高,因为成本高,风险大,价格不稳定,所以他们养猪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全是辛苦钱。

姐姐的青春都花在猪的身上,直到前两年,因为环保问题被政府通知关闭养猪场,他们养了十八年的猪,这十八年姐姐一家没有添置什么家当,没有买过车,那辆结婚时买的农用三轮,坏了又修,修了又坏,一直在用,除了几间猪舍是新的之外,没有建新房子。2014年,姐姐一家终于翻盖了新房,买了电视和冰箱,因为这一年,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家里积蓄已经够他读完大学了,这才可以放心的改善一下生活。

在姐姐的心目中,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这一生的忙碌都是为了孩子能进入大学,进入城市生活。只有在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他们才会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姐姐的背后,是无数父辈像她一样的努力,让孩子接受力所能及的最好教育,让孩子进入大学,让孩子在读书这条路上走的更深更远,这是他们一生努力的方向。

这是我们祖辈在历史上几百几千年来的传统。

在笔者的农村,如果有人家建了新的楼房,这家一定没有人读书,更没有人读大学。如果这家有人读书,他们一定会倾尽权力,供其读书深造。

我的小学同学,因为计划生育抓得严,她家就姐妹两个,没有再生弟弟。姐妹两个读书一直很努力,是学校闻名的学霸。她的父亲因为没有儿子,内心抑郁自杀,她的母亲一人供她们姐妹两个。她家一直住着低矮的房屋,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姐妹两个都读了大学,把她接走。

这不关重男轻女的风俗,也不关父母不懂享受的吝啬,她们所付出的,她们所努力的,她们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是类似我姐姐这样的精神,把读书放在第一位,把孩子送进大学作为一生所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生辛苦劳作的准备,她们准备了充足的资源,终于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因为养猪场被关闭,没有了收入来源,姐姐一家不得不出来打工。在苏州一家纺织厂工作。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没有休息日,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二儿子在工厂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书,夫妻两个就这样起早贪黑,为第二个儿子准备读书的积蓄。

也许你站在今天的时代立场,觉得他们这样做很傻,觉得他们这样牺牲自我成就下一代很荒唐,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很多的农村少年走出农村,成为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成为大学的教授和研究所的研究员,正是他们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许他们的付出,与中国的崛起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正是他们对自己的刻薄节俭,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提供了发展的人才和动力。

正是这种为了孩子而拼命的精神,造就了建造我们城市的农民工,是他们努力让孩子走进大学的精神,建造了这一座座繁华的城市,是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干净的街道和可口的早餐。

在古代为了供出一个秀才,是举家族之力,那可能是为了他中科举之后所带来的权力和好处,但是今天的父母们如此为了孩子而刻薄自己,更多的是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让他们不再像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父辈们在努力改变孩子的命运时,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改革开放四十年,所要表彰的对象中,我想除了那些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人员等之外,还应该要表章的是那些为了孩子进大学而刻薄自己的父母们!他们吧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一种精神。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