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又谈谦卑:真正的谦卑是从爱而生

作者: 申羔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4月20日 18:44 |
播放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谦卑”?谦卑这个词在教会中从来没有清晰的定义,我们总是认为谦卑和谦虚类似,不张扬、不轻狂、遵规守距、温柔温和就是谦卑了,但其实耶稣并不是一个遵规守距的人,而一个墨守成规遵规守距的人也是很难传好道的。无论是耶稣还是使徒保罗。

以我们如今对谦卑的定义来看,耶稣有些话其实谈不上是谦卑的,他说:“人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亲人父母的不配做我的门徒”,这是多么的高傲;他又指责当时的大祭司,违背以色列人的风俗传统与妓女税吏一起坐席,还常常言出惊人。而使徒保罗的传道,也是常常言辞激烈引起纷争与动乱。

于是有人说保罗:“他的信又沉重又厉害,及至见面,却是气貌不扬,言语粗俗的。”(林后10:10)

再包括信心之祖亚伯拉罕和即是君王又是先知的大卫,其实也是双手血腥、杀伐果断。一个在战争中生存的人,会是我们所定义的“谦卑”的样子吗?

我们有时会认为谦卑就是文邹邹地说话,客客气气地与人相处,甚至说话都不大声。保罗却是言语粗俗,耶稣却是动不动就吐出颠覆三观让人深感刺激的言语。

我们常常以谦卑来评价一个基督徒,看这个人的生命如何。甚至以这个人是否谦卑来否定和认可一个基督徒。

可是我们对谦卑的定义往往却严重有误,而且这个错误的理解已经误导了一些教会,使教会陷入到一种错误的属灵光景。就像是一个圈套和谎言把教会圈禁在其中,使教会的信仰压抑沉闷。

谦卑不是说话斯斯文文,也不是对谁都客客气气地丧失原则,更不是无视真相真理随波逐流。真正的谦卑是一种爱在生命当中的整体彰显。

因为我们爱人,所以不会自己张扬,不会看自己比别人强,当我们真正的去爱人时就不会想着去比较。如果我们爱人肯定会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礼貌待人不会让人感到不快和受伤。这些是因为爱人如己,而不是要做出那种谦虚客气温柔的样子,这种爱里彰显出的温和,也是我们通常认识的谦卑。

谦卑,是爱的品格彰显。

使徒所说的那段话,被基督徒成为爱的颂歌,其实是讲的谦卑。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等等。耶稣说的八福,指的还是谦卑,总结起来更简单,就是爱人的人有福了。

《圣经》说的谦卑,其实是在说爱;说爱的时候,是在说谦卑。因为谦卑是爱的外在品格和样子,爱是谦卑的内在和内涵。

谦卑就是爱,谦卑会使我们温柔待人。可是这只是谦卑的一面,因为爱他人,我们会攻击错谬与邪恶;因为爱人如己我们会批判黑暗与错谬;因为批判混乱与丑陋,我们会张牙舞爪言语粗俗。这是谦卑的另一面。也是爱的另一面。

只知道做出谦卑的姿态,却不对黑暗与罪恶做任何批判与攻击,那不是谦卑,那是与懦弱。

谦卑的一体两面,就是爱的一体两面,一面是温柔和友善,一面锋利和明锐。这才是谦卑。

如果我们认为谦卑只有温柔和客气,久而久之,基督徒甚至会失去一个人当有的性格和性情。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诗 113:5-6)

因为神是爱,所以神是谦卑的。

所以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太11:29)

耶稣心里柔和谦卑,是因为爱。耶稣是要我们爱人,只有爱能让我们获得安息。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太16:24)

有人解释十字架是背负自己的人间苦难,这是把爱成一种可怕的责任。

可是耶稣又说: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

因为爱,不会使我们觉得自己为爱做的事是一种难以承受的重负。爱是无尽的力量,所以耶稣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担子是轻省的。

只是,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爱人,因为我们觉得人生甚苦,而没有爱的力量。

耶稣在遇到孩童时说: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18:4)

小孩子的谦卑是指什么?指的是儿童天生就对爱的信任。因为爱,小孩子才会无忧和活泼。

当耶稣和尼哥底母谈重生时,说:“人若不回转变为孩童的样式,不得进神的国”,指的是成年人重新拥有像孩童一样的对爱的信任,那是人从孩童时期成长为大人所遗失的。

所以耶稣指着孩童说谦卑的时候,说的是孩童因对爱的信任而爱人如己。

谦卑是爱的品格,而不是言语谦和但是非不分、唯唯诺诺。那是病态的温柔。

基督徒们,希望你们在教会中不要“自以为是地谦卑”,而是了解谦卑的真正意义之后,依旧充满活力、青春洋溢,依旧充满激情、心灵活跃,拥有爱的品格,散发出柔和谦卑。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