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人都想把家庭搞好,但有了好的理念,还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行。如果只有一方发力,另外一方原地踏步的话,那这个家庭还能搞好吗?
答: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提问潜藏着一种偏见。
我遇到一对夫妻,单边跟丈夫谈,丈夫说,我真的很想把家庭搞好,就是太太不想学习,懒惰,不动脑筋。我又跟太太聊,太太说,我多想把这个家庭搞好,就是这个丈夫从来不担责任,不会主动做家务。
这两个人不都想把家庭搞好的吗?但是两个人似乎都在责备对方“原地踏步”。因此,我觉得这个“原地踏步”的判断,不能由丈夫或妻子单方面说。
你怎么知道他“原地踏步”呢?你讲的“发力”要发在哪里呢?
我认为,夫妻间所有的“发力”,千万不要发在“改变对方”上。人想做改变他人的事,除了失望,没其它任何结果,尤其是在夫妻之间。
我认为要发一个最被忽略的力,那就是要发“沟通”之力。
我们发的力,常常是在强求对方按自己的心愿行事,还“自以为义”地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方向”。这个力是什么力啊?是破坏之力。
人会说,我是从《圣经》得到的教导,我是从专家哪儿听来的信息。不错,那些原则都对,但是有一条最高的原则我们忘了,那就是耶稣说的,叫“爱”。
一次,有个律法师试探耶稣,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见《马太福音》 22:35-40和合本)爱神、爱人,是一切“正确主张”总纲,离开了这个总纲,你的“正确”是有缺陷的。
有人会说,老师,你讲的太抽象了,家庭里,就是那些家务啦、态度啦等等琐事,爱吗?我们就是为了爱才一起生活的呀,事情就是出在他不愿意改正。
问题就是在出于单方面强求对方的“改正”。
什么叫“爱”?爱是一种关系。爱神,是与神有美好的关系;爱人,是与人有美好的关系。
夫妻相爱,就是要把美好的关系放在第一位。
夫妻本是连为一体的。这个美好的关系,包括了福分的共享,责任的共担。即便对方“原地踏步”,与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方千错万错,不也是“连为一体”的吗?当我们发现对方的错时,总把改正的责任推给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与对方是一同“偷吃禁果”伙伴,总会习惯于伊甸园里的回答:“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世记》3:12和合本),我们习惯了把家庭里不如意事的责任,推给对方。
对方有错,我有责任,这才叫“爱”。
正因为我们失去了共担责任的“爱”,夫妻情感的流动就出了问题,也就严重阻碍了沟通。
当失去了共担责任的“爱”,就会觉得对方不听自己的主张,就是在跟自己在对着干,在杠。
其实,是对方正在感到你把责任往他身上推。于是,他的反弹也就成了自然。
当你自己以为在进步,又把责任往对方推,以为自己进步就没责任了。对方就想,你进步个啥,你不就学了一套来责备我的吗?你拿出自己的行动来啊!我对你的意见,你怎么从来没有在意,根本无动于衷!
所以,夫妻关系的核心是爱,这个爱的表达是经历赦免后敢于对责任共担!
在此前提下,“发力”就该发在夫妻双方的沟通上。
什么叫沟通?不是把你的话说给对方听,叫对方听你的。沟通,是两个人要达到共同。
对方认为不重要,你认为非常重要,就要沟通。你认为重要就强求一定要对方做到,是失去了爱。因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换句话说,就是有恩慈地等待对方渐渐去明白“重要性”,想尽办法去解释,达到共同;对方不理解,我不设时间表,我怀着盼望去学习,自己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该怎么改变,如何营造美好的气氛。总之,尽全力为对方如何明白,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改变自己。这叫责任共担的爱,这叫爱的沟通,没有强求,不破坏关系,怜恤人的软弱,谦卑自己的不足,甚至无能。
如果两人都谦卑来到上帝面前,改变就开始了,努力就共同了,家庭就开始真正好起来了。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