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从现代法学的角度看耶稣与律法是否矛盾?耶稣是让律法符合道义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2月03日 21:47 |
播放

马太福音记录说: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  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 在福音书中,耶稣和法利赛人的冲突随处可见。可以说耶稣在福音书中的整个传讲,不是针对法利赛人就是针对法利赛人背后的律法。

在耶稣和律法的冲突背景下,传统观点往往在将他们对立起来。尽管他们普遍持有耶稣来不是废除律法,而是成全律法的观念,但是往往把成全本身就理解成废除。在他们看来,随着耶稣一起到来的是白白的恩典。这恩典的特性就是不需要我们付出行为上的代价,就能凭着恩典进入救恩,与上帝同在,最终进入天国。而律法本身是对行为的规范,因此与恩典在本质上是对立的。那么坚持救恩论,必然排斥律法。

然而,吊诡的是,救恩不是一下子能完成。我们建立信仰之后,并不是靠着耶稣的救恩立即改变现状,进入天国,离开这个世界。救恩的非即时性,让我们仍然在世界上,在世界上必然会有世界行为,有行为必然受到律法的限制。我们的矛盾就在于,处处在救恩中,又处处在律法里。

这种矛盾的调和,就是用救恩超越律法。我们得救不是因为我们对律法的遵守,而是因为耶稣带来的救恩。这种调和只是回避了矛盾,并没有解决我们和律法的关系问题。我们要不要遵守律法?既然救恩已经来了,律法还有什么意义?上帝启示给摩西的律法,究竟是历史的产物,还是永恒的准则?
耶稣说“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这些话又应该作何理解呢?

将耶稣与律法对立的结果,就是要么变得愤世嫉俗,唯我独尊,要么远离世界,遁入旷野。

要弄明白耶稣与律法的关系,我们首先明白两件事,第一什么是摩西律法,第二谁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年。后来上帝启示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经过旷野抵达流奶与蜜的迦南地。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年的几十万人,显然他们经过几代人的生活,已经被埃及文化同化了。他们身上已经深深烙下了埃及的宗教文化痕迹。

这一痕迹我们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最初阶段发生的事可以看出来。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没走多远,就开始抱怨,要么没有水喝,要么没有肉吃,他们开始怀念埃及的为奴生活。这显然是说明出埃及的犹太人有一群对迦南地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而这种冲突在金牛犊事件中达到高潮。

表面看来,金牛犊事件是以色列人受到异教文化的影响拜偶像,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金牛犊是埃及宗教的神像,显然这些拜金牛犊的人是亲埃及的人群。他们并不想离开埃及,尤其现在遇到缺衣少吃的生存危机,更是加强了对埃及宗教文化的眷恋。于是,从西奈山下来的摩西,看到这一幕,十分愤怒,接着亲摩西的群体与亲埃及的群体产生内讧。最终的结果,亲埃及势力被清除,摩西获得胜利。

摩西为了再一次杜绝亲埃及势力的崛起,因此颁布了律法。不能不说在那个时代,摩西律法代表了人类法律的最高水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如此丰富、全面又具备现代法律精神的法律。这些法律主要包括民事、刑事、宗教礼仪等内容,可谓十分全面。正是摩西律法的高度和先进,才在真正意义上重新塑造了犹太民族,将他们与身边的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法利赛人的本意是“分离者”,这一派别与希腊化同步形成。主要目的是预防希腊文化对犹太宗教的侵蚀,保持犹太民众在宗教上的纯洁。

但是他们对于律法的态度与其它派别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坚持对成文法的严格遵守,同时也坚持对口传法的严厉执行。在他们眼中,犹太人的纯洁比犹太人本身更加重要,因此可以为了纯洁而牺牲自我。法利赛人的目的是对抗希腊罗马文化的同化,这与摩西颁布律法目的不同。将犹太人与埃及文化等其它异教文化区分,只是摩西律法的一个目的。摩西律法最大目的是将这一群体团结一致,尽快抵达迦南地。同时,当时的犹太人群体的文化已经明显高于周边文化,加上摩西律法得成就,让他们对周边文化持有一种高度的俯视感。因此,摩西律法是个拥有自信的综合律法。法利赛人坚持的律法是在希腊罗马强势文化状态下的一种抗争。法利赛人明显处于劣势,因此法利赛人的心态就有种机械和悲壮感,宁可不要生命,也要圣洁的犹太人身份。

这样,耶稣就和他们冲突起来。耶稣的心态已经突破了犹太人的民族观念,他不是站在犹太人的危机心态上,而是像当年摩西一样,站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文化高度。因此,耶稣对待律法就有了与法利赛人不一样的视角。这一视角展现的正是现代法学精神。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  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  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安息日不能做一些事情,这其中包括掐麦穗吃以及治病。这以律法规定的出发点,是防止犹太人被周边的异教文化同化,保持明确的民族边界。这其实并不为过,任何一个民族宗教的文化都有这个功能。

但是,当这种律法在遇到人的时候,除了民族边界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道义。律法的道义问题,是耶稣成全律法的主要路径。

我们在小时候就被教育,不能撒谎。不能撒谎的本意是出于诚实的规范。但是当若面对纳粹的询问,是不是要诚实地把犹太人的藏身之处指出来呢?显然,不能撒谎这一规范,在这里就会产生道义约束。道义要求我们不能将犹太人的藏身之处告诉纳粹。

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次远洋航行时,船舶遇到台风沉入大海。船长、大副和一个船员乘救生艇在海上漂泊。最终因为缺乏食物和淡水,船长和大副将奄奄一息的船员吃掉,得以撑到救生船的到来。然而,在他们抵达英国之后,他们被逮捕并被审判,最终法院判决谋杀罪名成立。这个案例中,在功利主义看来,以一个生命的代价使两个生命存活,是值得的。但是当我们遇到生命的问题时,这里就不是功利计算,而是道义了。法院的判决不是基于律法的条文,而是基于道义。

在我们的规范中,不可伤害人是一个基本规范。但是当我们遇到侵害我们的歹徒时要不要自卫呢?显然,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我们的自卫是合法的。这就是规范中道义问题。

那么有人生病需要医治,这时候律法就要符合道义。因此,耶稣说“上帝喜欢怜悯,不喜欢祭祀”,怜悯是上帝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从而让他的律法都放在道义的天平上。因此,安息日可以治病,也可以吃麦穗,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安息日不吃饭可能会饿死,不治病可能会痛苦,这都不是安息日这义律法的本意。

耶稣不要律法吗?断然不是。没有律法,人的行为无法规范,当然这里的律法泛指一切规范,不单单指犹太人的摩西律法。因此,我们要遵守规范,但是要在道义的角度遵守。

耶稣不是不要法律,只要道义,耶稣是让律法符合道义。所以他才说不要想我来废掉律法,乃是成全。什么是成全,是让法律符合道义要求。这就是现代法律精神。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