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s Joseph Tissot
雅克·约瑟夫·迪索,英国化名字为詹姆斯·迪索。在1871年搬到伦敦之前,他是巴黎社会的一位成功的画家。他成为一个著名的风俗画画家,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展示穿着时髦的妇女。他还画了圣经中的场景和人物。
NO.01.画家生平
雅克·约瑟夫·迪索(JacquesJosephTissot)出生于法国南特市,早年在那里度过。他的父亲马塞尔·塞奥多尔·迪索t)是一位成功的窗帘商人。他的母亲玛丽·杜兰德(MarieDurand)协助丈夫做家族生意,并设计帽子。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友,迪索的母亲从小就向这位未来的艺术家灌输虔诚的信仰。提索在南特度过的青年时期,很可能是他在后期作品中频繁描绘船运船只的原因之一。
1856年或1857年,迪索前往巴黎接受艺术教育。在与母亲的一位画家朋友住在一起的时候,迪索报名参加了艺术学院,在让·希波利特·弗兰德林和路易斯·拉莫特的工作室学习。两人都是成功的里昂画家,他们搬到巴黎,在安格尔的指导下学习。拉莫特提供了迪索大部分的工作室教育,年轻的艺术家通过在卢浮宫临摹作品自学,就像其他大多数早期艺术家一样。大约在这段时间里,迪索还结识了美国人詹姆斯·惠斯勒、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他也是拉莫特的学生和德劳奈的朋友)和爱德华·马奈。
1859年,迪索首次在巴黎沙龙展出。他展示了五幅中世纪的场景画,其中许多描绘了歌德的浮士德。在1863年,迪索突然将他的注意力从中世纪风格转向通过肖像画来描绘现代生活。在这期间,迪索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并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
NO.02.画作解析
James Tissot
The Voice from on High(La voix d’en haut
Public Domain, Brooklyn Museum
NO.03.画作背景
本画背景出自“宣言大纲”的教导。耶稣继续宣认他与父的一体性与不可分割性;这尤为体现在他忠实地执行父所交给他的一切,父的旨意就是他行动的目标。谁接受他,就是接受父,也是接受父对他的派遣。凡是愿意接受他的人,藉着生活他的话,就进入他与父的共融之中,这就是“永生”的意义(参约12:44-50)。
NO.04.画作意义
James Tissot
The Gentiles Ask to See Jesus
Les gentils demandent à voir Jésus
Public Domain, Brooklyn Museum
耶稣在此继续说明:“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12:46)这些极其奇妙,满有恩慈的话语正与当时圣殿里举行的一个仪式相对应;就是每天傍晚时分,犹太司祭要点亮两个巨大灯台上所有的蜡烛,其光明足以照亮整个圣殿。耶稣的宣告就引用了这个仪式的精义:“我身为光明”,并不只限于以色列百姓,而是照亮全世上每一个角落,照亮全人类,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耶稣这话不只是优美,而且有实际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地看待。他并不像政客一样只提出一些空泛的承諾,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的主是真实地要把这话实践在人的生命中:“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就是那些与我同行、顺从我、与我同在的,就必要得着光照,看见自己生命的道路。
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应许。如今世上的人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照见他们生命道路的光。人们都在黑暗中摸索。在这本福音书里,耶稣后来还宣告,“免得黑暗笼罩了你们。那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知道往哪里去。”世上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方向,不只是关于生命结束之后的方向,而是眼前一小步的方向都不清楚。他们不知道前面的道路会怎样;他们正趋向灾难而却不自觉。只有那些得着生命亮光的人才看得见自己的前途。
耶稣宣告自己是真光和真理,并且藉着死亡和复活来证明自己的话是可信的。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否一致地反应出他在我们生命里的真实性?我们的思想是否因他的话语,并我们与那活泼的真道,就是他自己的相交,而被转化?让我们常常默祷:祢是来到世界的真光。求你帮助我今日就行在你的光中。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