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40年走了400的现代化:时代角力下的撕裂感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7月05日 08:37 |
播放

对于八零后的我来说,从内心中真切感受到了当下时代交换的撕裂感。

我出生于土地承包元年,听父母讲,我们家第一次从自己分得的土地上收获了小山一样的小麦堆,那一年也是我们家六口人全年能吃饱的第一年。以前是靠着父亲一个人挣公分养活我们一家。因此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都是父母那一代的延续。

父母经历过饥饿,也经历过因为成分不好,而被人伤害的经历。因此,父亲的教育就是勤劳苦干,依靠分得的几亩责任田,发家致富。父亲不谙商业,也拒绝经商。尽管土地承包之后,村里有很多人利用冬天农闲时段贩卖大米等生意,但是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他宁可在家里把农具擦亮,也不愿意出去串门。也许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文革期间饱受歧视,父亲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读书考大学,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吃国家粮的工人,让全村人刮目相看,成为他加在我身上的期望。不要让人瞧不起,这是我读书考上大学的另一个目标。

尽管我小时候希望成为一个农业技术员或者机械师,但是面对父母的殷殷期待,我也只能放弃,把他们当成一个梦想,直到今天也无法实现。我的成长过程充满的是成绩和考试,我觉得我只有考了好的成绩,我才能对未来充满期待。因此更多的时候,我压抑自己的情感,把它们全都放在读书考试上。因为一旦我考的不好,我就觉得我的人生一片黑暗,一无是处。我不知道将来读了大学能做什么,将来有怎样的人生,做什么工作。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完全从那个压抑中走出来,常常梦中梦到考试,梦到没有考出好成绩,而伤心啜泣,压抑到无法呼吸。醒来才发现,原来是梦,我已经工作,不需要考试了。我不知道此时是应该庆幸还是伤悲,有时候突然的茫然,让我下半夜再也无法入睡。

及至我读完大学进入社会之后,我发现生活的当下时代已经变了。我接受的人生文化把农业社会的,它求稳定,求功名,求出人头地,这种文化并未为自己留下多少空间,它满足的都是父辈的期望。当我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我进入的时代是城市化时代,变化是它的主流。社会关系被打破了,我们在城市里要重新组织自己的社会关系。考大学不再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经济收入才是获得舒适生活的关键。城市大门打开,读过大学和没有读过大学的人都能进去。工作不再是清一色的铁饭碗,失业和换工作成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事情,你必须接受生活的变化。农业社会的文化伦理在这城市化的背景下,变得支离破碎。

紧随城市化的是全球化,这有赖于智能终端的普及。尽管全球化从我们加入WTO之后就加快了步伐,但是那时还只是停留在报纸和电视上,并未普及的电脑也只能以网吧的形式出现人们的生活尽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走进网吧。然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字不识的老年人也能通过手机获取信息,这些信息还不是单纯文字的静态版本,而是动态图像版本,因此这些信息带来的影响更大。坐地日行八万里,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也能知道全球各地的文化。这些文化信息冲击也悄悄改变我们的观念。从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到年轻人的躺平不婚,从年轻人的断亲,到当下出生率的降低,人们在互联网上发泄着自己的情绪,诉说着自己的不满,也同样在这种模式下寻找着引起共鸣的同类人群。农业社会我们向家族血缘群体寻找认同,现在我们向世界的陌生人寻找。我不再纠结于我与他们是否认识,我在乎的是他的经历或者文字共振着我的心弦,“相逢何必曾相知”。今天的全球化网络时代是一个“陌生的熟人”模式。

农业社会的静态稳定理想,城市化的变化,全球化的信息大爆炸,这三者加在一起,让我这个成长在农业社会的八零后,突然有种既明白又茫然,既信心满满又时常焦虑的状态。这一点出现在我和孩子的相处上。

孩子是地地道道的2020后,他成长于物质稳定,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不愿他重复我的童年,一生的责任就是考试上大学。我希望他快乐,当然也希望他学习好,只是希望学习成为他快乐的事情之一。然而当看到他的成绩平平的时候,内心又不免为他的将来焦虑。他将来万一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呢,万一找不到好的工作呢,万一沉沦到底层呢?当我焦虑的时候,我又像我父母一样,开始督促他的学习,开始操心他的分数,开始想着选择什么辅导材料。

当我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又改变了主意。想着现在是个全球化时代,个人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生命有广阔的舞台让他挥洒,何必执着于分数。压抑的成长经历,不利于好性格的形成。再者说,将来的时代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学历,而是一门技术,拥有一个技术远比一个学历更能带来幸福生活。新的时代,我应该尊重孩子,而不应该像我的家长一样,将自己的理想人生加在他的身上。

我在农业社会的家长和全球化时代的家长之间转换,我更是在农业时代的焦虑和全球化时代的尊重之间转换。从内心里说,我有点不适应这个时代变化。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走过了现代化四百年的历史,这种急剧变化的代价,也许就是我们八零后的撕裂感。

每个人都承载着时代变化的不良反应,何去何从,也许只有到了我孩子这一代,才能彻底脱离,因为他们成长的时代是已经城市化的时代,农业社会已经远去了。



可通过邮箱联系作者交流:lidaonansir@163.com



图片来源:ahgomaaz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