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父亲的天职:理所当然还是努力进取?

作者: 上海爷叔谈家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8月08日 07:00 |
播放

【编者按】
本文根据『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现场讨论的内容整理、编辑(2023年7月9日,第59期)。
『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是“齐家学汇”播出的网络直播谈话节目,话题涵盖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众可与上海爷叔、主持人及其他会众轻松对话,共谈家事、畅叙真情,让善意流动起来,共同创设幸福家庭。


天赋职位,就可理所当然,不求进取?
职位天赋,不可空口无凭,作何努力?
只要有了孩子,自然就是爸爸;
只要孩子不满,爸爸不像爸爸。
是爸爸,天已注定可以靠天强势何必担心,
像爸爸,又要家人孩子来评断给“上岗证”,
矛盾怎解?怎来认同父亲权威?
天职:理所当然还是努力进取?

大叔:
我有一个问题,天职,字面理解是上天赋予的职责。那父亲这个天职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作为父亲,我对孩子管得事无巨细,比如,夹菜没夹好,衣服没穿对……都要管,很多细节看不惯孩子。这些属于父亲的职责吗?我这样做的时候,经常遭到妈妈的质疑,她觉得不用管这么细。但我觉得,父亲不管谁管呢?所以,父亲这个职分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爷叔:
天职,会被理解成自然而然,随意,想怎么管孩子就怎么管吗?

大叔:
经常会听孩子抵触的声音:我凭什么听你的。作为父亲会觉得,当然要听我的了,自然而然地,什么都该听我的。

爷叔:
关键是对“天”的理解。从你的主观愿望出发,就是天了?自然而然地,我想怎样就怎样,就是天了?在我们的想象中,天职的父亲就不必管理自己了。
大叔,你是不是觉得,你这样事无巨细,比不负责任的父亲要好多了?

大叔:
对啊,如果什么都不管,就是没尽职尽责。

爷叔:
什么都不管,怎么做父亲呢?样样都管,事无巨细,有什么错呢?
有些人说,父亲要接受培训,要有上岗证,那怎么理解天职呢?
既然是谈天职,我们是不是该换成“天眼”来看问题?而不只是用“人眼”来看。我们展开深入聊聊。

书亚:
我们现在文化里不强调“天职”这个概念,不重视天。
要理解“天职”,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类比。农民种庄稼,怎么种得好,有自然规律。不按规律种,庄稼不可能长得好;撒了种就不管了,庄稼不会长得好。
现在科学发达了,这些规律知道得更多了。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规律我们知多少呢?我们还是很欠缺,甚至更忽略了。
父亲的职分,到底包括了什么任务?该做什么?
既然是天职,就是上天赋予的,不是某个人给的。成为父亲,不需要任何人或机构认证,每个国家都一样,不需要资格证。但要做好父亲,就不那么简单了。
父亲是相对于儿子存在的,其关系的道理是什么,需要深入去研究才能发现,就像种庄稼,要敬重天定的规律。违反了自然规律,环境就会变得很差。
怎样才是一个好父亲?父亲培养的对象是孩子,最终是要培养他成人。父亲这个职分跟其他职分的差别就在于对象不同。农民面对的是庄稼,而父亲面对的是人,父与子都是人。
我们总习惯性地用社会管理、公司经营的角度看父亲的“职分”,这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主持人:
最近发生了一个悲剧,著名歌星李玟轻生。追溯她的成长过程发现她缺失父爱。有人说,一个有父亲权威的童年,可以治愈你的一生。
我想追问一个问题,父亲的职分,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老黄:
我们谈论的话题越来越深,越来越接近本质。
我的看法,把父亲天职等同于公司职务,不合适。公司职务是利益交换,付出与回报。而父亲天职,是一种身份,天赋使命。
孩子很小的时候,知识、能力不足,父亲要帮孩子把握方向,不能把孩子教坏了。父亲给予孩子有两点最重要,第一个,坚强果敢;第二个,勇于担当。
滚滚红尘中,我们成人自己都失去了方向,跑偏了,怎么给孩子正确方向?又如何言传身教?比如,孩子爱动,我们就说他有多动症;孩子喜欢安静,我们怀疑他自闭症。我们把鸭腿夹给孩子,却不接受孩子再把鸭腿给我们,给爷爷奶奶。我们只接受他必须接受我们的付出,我们却不接受他的付出。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保护起来,避免他视觉、触觉等各种觉与外界接触,不去培养他的双手本该学会的技能和灵活性。
父亲,是天赋职权。孩子不听就打,不顺就骂,行使所谓父亲“权力”,后果不堪。我们本身知识浅、能力低,做父亲的底子就薄,我们不能不学习,不能不努力!
上天给了我们职分、身份,我们怎么扎扎实实做好,履行责、权、利,才是称职、合格的父亲。否则,我们做得不好,自然而然就被免职了,因为得不到孩子的认可。
李玟自杀,跟父亲缺失关系很大。她的成功,掩盖了巨大的问题,巨大的痛苦。如果父亲给了她坚强果敢、勇于担当的品格,或许不至于此。这两个品质至关重要。

爷叔:
老黄说,父亲要符合天职,要称职,必须有个学习的过程,确实如此。
天职,对待的不是业务,而是人。那人又是什么呢?
大叔说的事无巨细的关怀,我认为这是天职的“自然”反应。“自然”的言行就会带来“自然”的结果。“自然”结果就不自然了,就像书亚讲的,种不出庄稼了。
想要有好的收成,不可能“自然”种的。种植,一定要呵护“需要收获的”,铲除“有害的”,要拔掉杂草,要灭虫治病,这样才能有收成。
做父亲,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该怎么作为?一方面,有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根据结果去研究学习。
怎么体现出父亲的责任、果敢?事无巨细,是否也隐含着责任、果敢?

王爸爸:
《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了亚当,把亚当当作儿子一样,提供伊甸园很好的条件,让他管理一切。父亲给予儿子有关爱,也有规矩,规定有一棵树的果子不可吃。然后,亚当被诱惑,违反了规矩。上帝给了亚当选择的自由,亚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最后承受了结果,被赶出伊甸园。这对父亲的天职,有了一个框架。
作为父亲,孩子出生后,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很多父亲很内敛,不去表达爱,也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只知道一味给予,顺着孩子,溺爱。到了孩子不如意,却要用“天职”大棒去责骂孩子。这完全违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大部分父亲,都是沿袭了上一代的经验,不去思考是否符合规律;不懂真正爱孩子,只想自己的“父亲威严”。
父亲天职,我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然后要对孩子要陪伴、付出,再要以身作则。一旦碰到问题,解决的方式要“和善”、“坚定”。这样,才可能建立威信,孩子才可能服你。
我非常想孩子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但是我的技能很少。我学习了很多公开课,希望引导孩子,后来接触到了齐家学汇,得到很大帮助。通过学习,慢慢感觉到,跟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特别是他犯错的时候。
有一次我孩子高空抛物,我直接把他带到派出所,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这样做了。
现在他已经进入了逆反期,更要和善平静对待,把他当作一个个体。如果自己有情绪就立马停下来。这个和善非常重要,孩子会从内心觉得有歉意。我跟孩子谈话之前,会坐下来问,你是否愿意坐下来跟我谈?真心的?他说是,我们就坐下来。
父亲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要立规矩,如果他不遵守,就让他自己承受结果。
父亲,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比如他要我去买水果,我一定做到。按照这样的行为方式,孩子才会愿意听我的,才会心服口服。
父亲天职就是,让他感受到我的付出,又要知道边界、规矩。有事情就沟通,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发育环境里成长。这样,父亲就慢慢接近上帝设定的框架。

爷叔:
你说的来自《圣经》的上帝框架,你太太认同吗?

王爸爸:
太太现在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她慢慢在转变。

爷叔:
王爸爸提到了“威”和“信”这两方面。“威”来自和善、坚定,“信”来自言而有信,有界线规矩。爸爸为儿子创造环境的同时,还要定立规矩,还要有违反规矩的后果。
王爸爸刚才提到一个例子,孩子高空抛物,王爸爸把孩子带到派出所,有一个“不再抛物”的结果。很好。但,未成年人的行为已经违法,责任人应该是监护人啊?

王爸爸:
其实,应该是我去自首。

爷叔:
你带孩子去自首,而不是把他带到派出所接受惩罚,这样的“以身作则”,不但使孩子“不再重犯”,更可以树立父亲“勇于担当”的“威严”。

王爸爸: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疫情期间,我让孩子扔垃圾,他出门很快就回来了。后来小区群里在问,谁把垃圾扔草丛里了。我们给他看了群里的照片,从塑料袋认定是孩子扔的。于是,我们就跟他商量如何处理。他提了建议,说受罚,我给了建议,说,明天到左邻右舍收垃圾。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第二天,我就带着他拿着垃圾桶一户一户敲门,收垃圾,然后送到小区垃圾桶。他很开心地回来了,得到了许多邻居的赞扬。这次之后,孩子就再没乱丢垃圾。
我对孩子说,犯错没关系,改了就好。

爷叔:
没有强求他改,而是与他“和善”地商议如何处置犯错,甘心去承受“结果”,是吗?

王爸爸:
是的,我们三个人坐下来商讨,不是单方面决定。强求就失去这个果效了。

爷叔:
对,他也体验不到“知错就改”的愉悦。

杨杨留言:
如果父亲是天职,那为啥还要努力去“称职”呢?就算父亲没有能力,孩子也应该尊重父亲的职分啊,怎么可以对父亲说“你懂什么啊”。

主持人:
孩子这个态度里,有合理的成分吗?一起探讨。
我觉得王爸爸提出的父亲框架,和杨杨的留言有内在的联系。
父亲懂和不懂,跟父亲的职分没有必然联系。王爸爸说的父亲的核心职分,是为孩子设立秩序,并且帮助他明白这个秩序,以及设立相应的规训和惩罚。在这个框架当中,你会得到认同“违背之后要惩罚”。

北京成长:
王爸爸分享了特别鲜活的例子,非常感人。
实际上,我们做父亲,也希望有一个榜样,一个方向的引领。我们心目中都有一个样子,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无论做父亲、母亲,都想要有一个榜样,才称职。
书亚说,种庄稼要按照规律。种庄稼,可以一年一年总结经验。教育孩子,只能参照别人的经验,有些错不能回头,不能犯。
一是,该照什么样的规律?哪里找规律?从经典中找吗?
二是,父母亲不一致,怎么才能积极达成共同?夫妻先要步调一致,教育孩子才能成功。不存在父母亲一方很好,而另一方很渣。
第三是,李玟的悲剧,父爱的缺失让她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安全感缺失。
王爸爸带孩子去派出所,应如爷叔所说,让他看到成年人在承担,会更周全。

爷叔:
是的,不是带孩子去派出所受罚,而是要让孩子看到成年人有担当。

北京成长:
我认识的一位父亲说,他的孩子跟妈妈有矛盾,他对儿子说,妈妈说话不算数。我对他说,你应该说,爸爸跟妈妈是一体的,我先替妈妈跟你道个歉,我们一起帮妈妈说话算数;还有一种可能,你的太太把你的儿子当成了你的角色。
我这么一说,他马上意识到是如此。
作为先生,要满足妻子,不要让太太把儿子当作父亲。假如太太很多东西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满足,她可能会把儿子作丈夫的替补。这样,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
丈夫要去满足太太,别让妻子对丈夫的期待落空,才能有利于教育孩子。

爷叔:
中国家庭特别容易出现“长子为父”之类的现象,老大就成为了“爸爸”。

北京成长:
这对孩子伤害很大,还会让孩子在后续的婚姻里不和谐。
我们家丈夫就是这样,他是老大,责任感特别强,但又觉得挺委屈。

爷叔:
我们把事情放大,越谈问题越多了,但也越明朗了。我们不能把问题捂着,以为明白了,结果,家里还是一团糟。刚才王爸爸讲,他在“齐家”学了很多观点,也去执行了,慢慢地体会到了“观点”的价值——不是用来“讲”的。是用来“行”的。
爸爸的天职里,也包含了对待自己配偶的态度,不是只有亲子关系。因为你跟配偶的关系也在影响亲子关系。家庭三角关系:孩子——父亲——配偶,是最简化的家庭关系。对待配偶的态度影响了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影响了配偶。
我们本来就处在这样的复杂互动关系当中,不能想得太简单。我们节目就是要帮助大家,把路上的石块搬走,把坑坑洼洼填满。

邹国源:
杨杨谈到了天职和称职,很有意思。
职,就是他方赋予的,不是自己给自己的,是被寄予希望的,希望你能够称职。称,就是跟分量相关。怎么体现出分量?就是果,拿出相应的果,才能谈得上称职。拿出结果,才可谈称职,不可离开结果来评估。
一个人坚持,如果结果好,叫坚贞不屈,结果不好,叫顽固不化。反过来,他不坚持,可称弃暗投明,也可叫见风使舵。
称职,到底该从什么角度来看结果呢?父亲不可能是全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可以从后人的品格、素养来看。
比如曾国藩家族,现在遍及世界各地,各个领域都有很重要的贡献,他们家特别重视谦逊,乐善好施、大度大方的品格。反面例子,大奸臣严嵩、秦桧,后人都羞于提及。

胡坚:
爸爸与妈妈的关系是否影响父亲职分,我对此深有体会。
在我小时候,觉得爸爸很有权威,但一件事我们孩子很不喜欢。因爸爸觉得妈妈没有能力,就会当我们孩子的面教导母亲。我们孩子对此印象非常不好。我们觉得他们夫妻就应该是一体的,爸爸应该宽容妈妈,而不是指责。后来妈妈地位增高,也不尊重爸爸。
父母吵架,不是对错的问题。爸爸若能包容妈妈,才会让孩子敬佩。父亲这个角色,怎么智慧处理与妻子的关系?

主持人:
今天的问题还没有解答。
鲁迅说要办父职学校,就有人反对说,父亲不是天生的吗?鲁迅说,这个人恰恰不懂如何做父亲。后来这个话题提了一百年了,还没有实现。
为什么父亲这个职分要努力?
老黄说,要努力跟这个身份相匹配。
王爸爸说,父亲的主要任务是要给孩子创造环境,还要设立秩序框架,以及这个框架的奖励和惩戒。
爷叔也提到,父亲职分还包括了如何对待妻子。

爷叔:
得出一个对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说法、结论,必须把生活的一些现象、琐碎的东西展开,深入探讨。
家庭无小事,应该作为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时刻放在我们心里。我们总觉得,家里是小事,上班是大事。但是,家庭是细胞,是基础,一切的问题都是从细胞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探讨非常有价值。
认同天职以后,后面怎么展开?
你怎么会认同他是天职呢?
“天”是什么意思?自然天还是不自然天?自然天是随心所欲吗?
从自然的责任感出发,管得可能又不对;通过看书来教育孩子,那些观点可能也有偏差。
该怎么预先知道呢?
关于天职,我们要好好谈。
我们从对父亲的尊重谈到了天职。
父亲要获得尊重,受尊重是他的需求。需要有什么表达,才能获得?作为父亲,需要获得,和能获得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多大?我们要讨论。

主持人:
父亲天职跟一般的上班还不一样,不能把上班的思维带到家里。

爷叔:
是的。“只为短利、彼此交换”的想法,千万不能带入家庭,不能功利地来谈父亲的职分。
大家有了一个共识:父亲天职与生俱来,生了孩子就是爸爸。
但是,孩子心目中会觉得你不像爸爸。这就印证了“天”的道理:孩子心目中有一个爸爸形象,从而提出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孩子的要求,一味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可以吗?我们要充分解构,孩子在当前认知下提出的某些要求,其背后的“属天”涵义是什么,以至于不是去满足表面的要求,而是去满足背后的“涵义”。
解构“属天涵义”,是不是天职的“工作内容”?
关于对历史的评价,会影响到我们对天职的看待,如刚才邹老师提到了曾国藩。但,曾国藩也曾遭到过批判。整个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又会影响我们,如社会流行一切向钱看,爸爸没钱就会让孩子觉得羞愧。我们要通过历史真实结果,来反省是否真的称职,从而去进行真实的学习。
爸爸要面对孩子、妻子两个角色,为啥都是“子”?子,就是果。面对两个“果”,如何做好家庭里这个很重要的角色——上天赋予的男性角色?
我们想要得到的“果”,不是想当然就能得的。
种果有子(籽),就可以承传。种果,不单为了好吃,还要吃得健康。转基因,浇灌激素,喷散农药,打甜蜜素,好吃,但身体衰败了;此果甚至于“断后”了。同理,家庭承传要健康,父亲就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虚心领受天启,静心揣摩,得出要道,传导有正确方向的健康“基因”。
我们一起继续探讨,并积极践行,在践行中明白,在明白中践行,让家庭更健康,更和美!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