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信徒在祷告的时候喜欢强调自己的卑微,他们喜欢这样说:“主啊,我不配这样的恩典!”在他们看来,强调自己的不配就是表达了自己的谦卑。然而,过分强调自己的不配,是否合适呢?这值得我们认真考察。
上帝对我们的恩典是丰厚的,这本没有错。恩典之为恩典就是因为不让我们付出任何代价,这是上帝对我们的爱。但是有很多信徒,喜欢突出这恩典的“恩”,那么他就会强调自己的卑微,乃至说自己根本不配。自己越是不配,就越是能体现出上帝恩典的伟大,自己越是卑贱,越能显出上帝恩典的宏大。
如此,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我们越是如此将自己与上帝的恩典置于相反的两极,这两极的距离越远,我们距离上帝也就越远。距离上帝越远,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越渺小。渺小的结果,我们变成了一个宗教的傀儡,一个上帝和耶稣的奴隶或者木偶。
在古代世界中,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的界线,这种区别不是法律和自由的区分,而是人格的区分。在清代电视剧中,我们最长听到的是那些臣子们对皇帝自称“奴才”。同样,出身汉族的仆人,也会对旗人主人自称“奴才”,这种奴才的标志,不论你成为满清的一品大员还是封疆大吏,在旗主子面前都是“奴才”。而在主奴关系中,“奴”的一方并不被主人看做人。在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可以被自由买卖,他们在市场上只是待价而沽的商品,不具备人的属性,只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
有人会说,我们和上帝的关系中,上帝不会把我们看做奴隶,否则他也不会把恩典给我们。的确如此,上帝不会将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主人,对我们颐气指使,百般刁难,而是爱我们,并给我们救恩。但是,上帝虽然如此,并不代表我们自己不自认为自己是奴隶。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强调自己的不配时,我们就把自己和上帝的关系置于主奴之下了!
当我们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置于这样一种主奴关系下的时候,我们就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我们不但不配上帝的恩典,我们就是一个没有自主性和深陷堕落漩涡的污秽之人。甚者连人都算不上。这样的暗示,让我们逐渐沉浸其中,从而慢慢就丧失了自主性,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而逐渐把自己当成了真的奴隶。
当我们真的成为奴隶的时候,我们的“不配”就不仅仅是针对上帝的恩典了。此时我们的在社会工作上,也会把这种心态带入职场,从而让我们甘愿忍受不公的待遇,甘愿成为被资本盘剥的奴隶。在教会中,我们也会把自己当成牧者的奴隶,对教会的牧者言听计从,从而把自己的自主拱手相让。这样的我们还会成为福音的见证吗?
当我们成为这样的奴隶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出现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主人,这个主人可能是牧者,也可能是家长,更可能是我们的职场领导。
然而,我们和上帝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只有回到耶稣那里,才能看清楚!
耶稣和门徒的关系不仅在日常的互动中可以看到,也可以从耶稣直接问门徒自己是谁的回答中看到。
在日常互动中,门徒和耶稣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完全没有奴隶和奴隶主、信徒和教主之间的关系。门徒可以问耶稣问题,可以质疑耶稣的话语,甚至可以反驳他的话。当然对待门徒,耶稣没有表现出像个主人一样的姿态,而是平等和朋友的关系来回答,都是直来直去,毫无咄咄逼人的架势。因此,在这种互动中,我们看到他们之间平等与舒适的关系。即使多玛怀疑耶稣的复活,耶稣也是让他触摸伤口。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马太福音 16:15-16 和合本)耶稣和门徒出去,往凯撒利亚·腓立比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是 神所立的基督。”
在以上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在问及自己是谁的时候,门徒回答的是“基督”,是拯救者。耶稣对于“先知”、“以利亚”、“施洗约翰”这些头衔都不感冒,这是别人的看法,不是耶稣对自己的认同,耶稣认同的只有一个就是“基督”,那就是拯救者。
“基督”这个概念中,并没有隐含主奴关系,也没有任何显示高高在上、人不配的信息。这个名称显示的只有拯救,只有上帝对人的爱,把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为我们受难的爱。这里的爱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人放下自己的人格,以“不配”的心态和身份来接受。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耶稣怎样爱我们呢?是让我们心怀不配的心吗?那么我们彼此之间是不是也要以这种“不配”的心态来对待彼此呢?这样的关系是耶稣说的彼此相爱吗?显然不是!
一味地强调自己在上帝恩典面前的不配,只能让我们曲解和远离耶稣。信仰让我们变得自信,变的健康,也变得独立。信仰让我们在世界上拥有活泼的灵魂,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福音让这个世界上的不平等消失,而不是重新建立一种主奴关系!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