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家庭是“只讲爱,不讲理”的地方吗?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1月04日 12:48 |
播放

在传统观念中,老人常说的一家话是:“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小时候,每次我父母发生争吵的时候,我都会听到有长辈这样劝说他们在夫妻关系中不要讲理,而是要更多的讲爱。这样的观念在本质上想表明的是:当两个人只有道理可讲的时候,日子是无法正常过下去的。因为有时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不愿意因爱而让步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句话的确可以提醒和挽回很多夫妻关系,让他们从争执中走向和好。但作为一名基督徒,把这样的观念放在圣道的视角下来考量的时候,会发现这句话并不符合真理。因为在这样的观念中,认为“爱与真理”似乎并不能同时存在于一种关系中。

主耶稣曾教导门徒:“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在另外一处,主又教导门徒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样众人就能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这让我们看到,在上帝看来,在任何关系中既需要持守真理,也需要去爱。这两者是相互平衡的,不能牺牲任何一方而让另一方存在。因为没有原则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纵容的溺爱;而没有爱只有原则的时候,就会成为冰冷的利剑,只能伤人却无法造就人的生命。

可见“原则与爱”的平衡,才是上帝所教导的真理。为什么上帝会如此教导我们呢?原因是上帝本身就是“爱与真理”的本体,正如主耶稣宣告自己就是“真理”,同时使徒约翰也说:“祂生命的本性就是爱。”

所以,当我们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时,这句话从字面意思而言并不符合上帝的教导。因为失去原则的爱一定会带来不公义,进而这样失去原则的爱会成为一张包庇罪的温床。表面看上去,一个从不斤斤计较的人真的对人十分有爱。但事实上,忽略罪的“爱”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恶,有学者称其为“无知的恶”或“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放弃思考的权利,而对一种错误命令的盲目顺从。看起来,这个人并不是主动犯罪,甚至他还是好心。但事实上,他的盲目顺从使自己有份于这种恶。举个例子来说,有位丈夫是一个习惯于说谎的人,他时常漫不经心地对妻子说很多小谎。而妻子因为害怕引起冲突而不敢指出丈夫的问题,反倒心里想:“他只是说说小谎,又没有出去犯原则性的大错。为了夫妻关系的和睦,我就不计较了。”

表面看起来,这位妻子因为爱自己的丈夫而选择不予计较,从而继续维持了婚姻和睦的关系。但事实上,丈夫习惯撒谎的这个罪并没有得到处理和悔改,于是他在“爱”这张温暖的大衣下被包裹起来的时候,慢慢地滋出了更大的罪。

另一方面,丈夫天然地喜欢与妻子讲理,仿佛只活在理性的世界中,冰冷的没有任何情感,这仍然是错误的相处模式。因为真正的理,里面一定包括了爱。当没有爱的时候,所坚持的不叫理,叫“自我”。记得刚结婚的时候,我和妻子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差异:我喜欢晚睡晚起,她习惯早睡早起;我习惯把早晨和中午的盘子堆到晚饭后一起洗,而她习惯每次吃完饭后就立刻收拾干净。类似的习惯差异让我们两个人相处的十分难受。

有一次,我因为洗头的问题跟妻子争吵了起来。我计划的是两天洗一次,而妻子要求我每天洗一次。我便开始据理力争,极力向她证明这是我的自由,是我的权利,请她尊重我的生活习惯。而妻子看我态度强硬就流下了眼泪,因她认为她是为了我的益处着想。

那次冲突后,我省察自己的内心,其实在据理力争的背后不过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已,但在这其中却没有一点对妻子感恩的爱。这让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家庭不仅是讲理的地方,也是讲爱的地方;家庭不仅是讲爱的地方,同时也是有真理的地方。”

可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将“爱和真理”平衡起来呢?毕竟,当我们证明对错的时候,很难表现出爱;而当我们心存爱心的时候,又很难和对方“计较”道理。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存在似乎无法平衡起来。

对于罪人来说,在自己身上我们永远都无法找出平衡“爱与真理”的方法,但对于上帝来说,祂本身就兼备了这两种属性同时在自己的身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清楚地看到,上帝是何等地爱我们,祂实在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只是上帝从来没有降低过祂真理的标准,从没有因为爱任何一个罪人而牺牲了自己的公义。因为祂爱我们的方式,不是删除公义,而是祂选择自己来代替我们承受公义对罪作出的宣判和刑罚。

这就是我们看到上帝从来没有真正“无条件”地赦免过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们当付上的条件,祂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替我们付清了。当耶稣基督被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心满意足地说:“成了!”提摩太·凯乐牧师指出:“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将债务付清了’的意思。”

由此可见,上帝不是一位拿着法律条文的冷冰冰的法官,而是既有真理,同时又充满爱的父亲。因为真理的本身就是爱,而爱也一定反映出了真理。正如保罗所说:“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而命令的总归就是爱。”

记得在教会组织的一次春游上,有位姐妹没有经同工的同意就私自将热水壶放在了车的后座上。在旅行途中,这个水壶因摇晃的气压过大而泵出了开水,将车上一个孩子的皮肤严重烫伤。教会的牧者同工在将孩子送到医院后连忙开始商量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有人认为,这个姊妹应该担全责,因为是她犯错所导致的;也有同工认为教会是彰显基督之爱的地方,如果让这位姐妹承担责任,那与不信的人有什么区别?最后教会的一位长老说:“教会是有真理也是有爱的地方。既然主要责任应当是由这位姐妹承担,那么她就应该付上自己应付的代价。而若是她尽力之后仍无力偿还,那么教会可以使用一部分‘慈惠基金’来帮助这位姐妹度过难关”。

这次的事件让我实际地看到了牧者智慧的将“责任与恩典”平衡在一起的处理方式。所以,真正的爱不是不计较,而是在清楚人当尽的本份之后,在舍己的爱中与对方一同背负重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应当首先学习并明白真理是什么,以及在真理之下的相处原则是什么。唯有这样才能在清楚原则之后,以基督的爱来与对方同负一轭。如此,我们才能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既坚持原则,又彰显基督的爱;既在公义的镜子前让罪显露,又在十字架的宝血泉源中流淌出基督对罪人的恩典和怜悯之情。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chillla70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