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南方一间教会服事过三年多的时间,这间教会基本以年轻人为主。所以教会的活动是五花八门的,氛围总是充满活力。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这间教会大体来说什么都很好,但只有一样,就是在弟兄姐妹的关系中,大家总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就是在教会中大家彼此点头微笑、互相关心,可是在生活中却很少会想到弟兄姐妹,甚至在大街上若是碰到了都会假装没有看见一样擦肩而过。
这让我感受到,在教会中的很多人并没有与弟兄姐妹建立真实的生命的关系,没有将教会当成自己属灵的家,也没有把弟兄姐妹视作自己的肢体。按照上帝的教导,我们的确是属灵的一家人。这种家人的关系指向的不是直播间里的“家人”,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亲戚,只有过节时见面吃顿饭,平时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也不是直系亲属的家人,因为我们在属灵的生命中,是流淌着主耶稣的宝血,所以我们的关系在本质上远超过肉身的家人的关系。
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在主里的这种家人的关系应当是生命中深厚的关系。因为我们有同一位父在天上,我们有同一位主作我们的救主,我们有同一位圣灵带领我们;我们读同一本圣书来得到生命的牧养,我们委身在同一间教会中领受真道的牧养。因此,基督徒指的就是一群委身在教会中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属天的家庭的关系,并且弟兄姐妹的关系是存到永远的。
很多基督徒不能理解何为“肢体的关系”,以为只有在教会中我们才是弟兄姐妹,而出了教会后,似乎就成为了两不相干的人。这是因为我们将“信主”和“委身教会”这件事割裂了。这样的人认为:“只有独自信主就好,不必建立和弟兄姐妹的关系;只要我能领受上帝的祝福就好,有没有委身教会并无大碍。”但事实是,我们若要活在基督里,就必须活在教会的弟兄姐妹中间;我们若要领受耶稣基督的祝福,就必须活在教会的弟兄姐妹中间。因为离开教会,就是离开了耶稣;
离开了教会,就是远离了上帝的祝福。当我们不把弟兄姐妹视为自己属灵的家人时,我们所说的信主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偏见;当我们不肯服事教会中的弟兄姐妹时,我们在祷告中情词迫切说的话“我愿意服事主”就成了一句空话;当我们与教会的弟兄姐妹没有关系,我们和主的关系也只是虚假的关系。
在我刚读神学的第一年,暑假回到老家后,因为感觉自己在知识上装备了很多,就有些心高气傲。我去到了我从小聚会的地方参加周六晚上的团契。当时,我并非是以敬拜和团契的渴望去参加聚会,而是带着一种“高人一等”的心态,以一种在知识上的优越感,想去看看这间在传统中建立的教会有多么落后。
但是最近几年,主在我身上的改变很大。我重新认识了究竟“什么是基督徒”,就是只有愿意踏踏实实委身在教会这群弟兄姐妹中的,才能成为真正跟从主的门徒。我也开始重新认识到什么是服事,服事并不是要去做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和弟兄姐妹一起在柴米油盐的日子中经历主的恩典。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有机会还是会积极地去到过去的那间“老教会”聚会,只是不再一样的是,我已经将那里的弟兄姐妹视为我的家人,不再是带着一个“批判的眼光”,而是带着一颗服事的心来到他们中间团契相交。每逢聚完会后,我都会特意留下来和那里的弟兄姐妹聊天,期望能更多地认识他们的近况。当我将弟兄姐妹视为我的家人时,我看见了他们真实的需要。我看见他们中间有残疾的,有离婚的,有身体患有严重疾病的,还有很多信仰上不明白的挂名年轻基督徒。
那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耶稣如何看待祂手中的服事。主耶稣在对众人的服事中,祂从没有一心要办医病大会、赶鬼大会等热闹的事工。大多数时候,主耶稣都是和门徒住在一起,在柴米油盐中帮助他们活出天国儿女的生命。正如主耶稣常跟税吏和妓女在一起,祂乐意住在撒该的家里,主动去到法利赛人的宴席上。
这令我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许多牧者能甘心乐意一辈子在一个小地方默默无闻地住在一群人中服事他们。因为服事不是仅仅讲真理,而是要建立牧养的关系。
现在,不论是我们自己教会的,还是外教会的弟兄姐妹,我都在努力认识大家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弟兄姐妹的丈夫和孩子我都没见过,但我都把大家的名字写在本子上,留心去了解大家的家庭情况;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很期待和弟兄姐妹坐下来,听大家生命的分享。因为我已经把弟兄姐妹当成了我最亲爱的家人。
我很欣赏一间教会中的弟兄姐妹所建立的属灵关系,就是他们每周都有小组生活,在小组里一起唱诗、一起爱筵,爱筵完一起分享生命近况,分享完一起为对方祷告,如此周而复始。这个小组起着陪伴着大家走过单身、走进婚姻、经过生老病死的宝贵作用。因着每周定期的相聚,以至在小组里谁的身体有问题,组员都知道;谁这周要去医院、谁这周要找工作、谁这周跟人发生了矛盾、谁的另一半还不信主,组员都十分了解彼此的情况。
在参加他们的小组时,我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这群弟兄姐妹的关系已经建立到了非常紧密的地步,紧密到有很多另一半不能理解的话,但是可以跟弟兄姐妹说;这种关系紧密到一个地步,就是他们组员之间的关系比和牧者的关系更亲密。因为牧者不如他们彼此认识和陪伴的时间多。我看见这种关系紧密到一个地步,就是在一次聚会中因突发情况被遣散后,但是到了下一周,他们仍然继续定时定点地保持着团契相交的小组生活。在这紧密的属灵关系中,他们成为了“打不走,赶不散”,心永远都在一起的一家人。
这就是我服事教会的愿景,也是我服事的动力。在每一周的讲道、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与弟兄姐妹的团契当中,我都带着这样一个期待,就是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能成为一群彼此认识、彼此委身、彼此服事、愿意付代价来彼此相爱的教会。这样,我们就真的活出了耶稣基督的生命。因为在主的眼中,祂并非要我们为祂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工,而是要我们真实地活出彼此相爱的生命。
正如主对门徒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这意味着,当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我们就活出了耶稣基督的生命;当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就正是活在了天国的荣美里面!如诗人所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