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智慧教养与亲子|关系大于教育

作者: 刘索菲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5月18日 14:33 |
播放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社会性必然离不开关系。在各种关系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亲子关系可以决定之后的与丈夫/妻子、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大多都是亲子关系的反射。

日前,一位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孟老师在有关“智慧教养”的讲座中分享了“关系大于教育”的主题内容。

这位老师本身是儿童成长教育专家和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师,从事家庭教育30年,对家庭教育有很深的理解。

“智慧教养”的宗旨是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并希望达成的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使子孙成为老人的冠冕,父亲成为儿女的荣耀。

孟老师介绍了“智慧教养”的含义。“智慧教养”就是要唤醒孩子的内在智慧。“智”是认知和理性层面的东西,“慧”是心有所感,是感性的东西、是心里的东西,“智慧”是从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都要满足孩子。“教”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技能层面的东西,“养”则指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促成了一个孩子的成就。在这个过程,要将孩子教育好,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生养规划,让孩子有目标,而不至于觉得生命没意义。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孩子身体的依赖、情感的依恋和精神的寄托的家庭显得尤为重要。

一、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是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它包括了三个层面:生物学角度指的是血缘关系;社会学角度指的是法律、制度和地位的关系,比如父母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孩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心理学角度指的是特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个关系,这个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人的命,家注定”,“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孟老师用这样两句话表达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很难挣脱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羁绊,除非我们通过学习觉醒了,我们/我们孩子的命运会改变,否则孩子会重复父母的老路,因为孩子和父母的心历路程是一样的。

孟老师表示,对北京市的3000多名中学生做了“你对父母的态度”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者痛恨父母,只有4.7%的孩子喜欢父母,这表明中国的亲子关系面临巨大的挑战。

亲子关系的评估有三个鉴定因素:心里地位——反映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实际地位,这决定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情感交流——孩子是对父母是否能够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要他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二、家庭中的关系

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结合体。夫妻关系是社会关系,如果他们离婚,那这种社会关系就解除了,但是即便夫妻双方离婚,亲子关系却无法被解除。

家庭中藏着角色的伦理,角色与角色之间充满了期待,这个期待就是责任。守住角色的位置就是尽到了本分。

在家庭关系的排序中,夫妻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的关系排在第三位,之后才是其他的关系。如果将亲子关系排在第一位而忽略夫妻任何一方都会出问题。

孟老师说,结婚之前的相亲要看的是亲家的教养模式,他们的教养模式是正确的,孩子就是健康的。他举例子来说明此观点。

一对夫妻结婚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常常发生冲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开始讲起。男方的爸爸离世早,由妈妈一人将他拉扯大,因此他与妈妈的关系特别紧密。女方的妈妈比爸爸大2岁,因此受妈妈的影响,她也很会照顾人。当男方遇到体贴的女方时,好像从她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对其产生好感。但男方由于缺乏父爱,不知道如何爱妻子。因此他们结婚后的冲突在所难免。女方无法从男方得到满足,因此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亲密,和爸爸的关系疏远,这又回到了男方与其妈妈关系密切的循环。

我们是父母原生家庭的结果,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改变的话,我们孩子的婚姻就会幸福。

共依存是一种不健康的亲子心理关系,会导致子女缺乏人际界限、寂寞孤单、意志薄弱、渴望欣赏、低参与度等缺陷。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共成长,孩子从母体分娩后,还要经历两次重要的分娩——上大学离开父母离开家以及结婚后离开父母与配偶成为一体。“孩子独立时是否顺利,基本决定了其一生的幸福。”

  三、亲子关系的四种类型(根据爱与管制的平衡来看)

1.强权式:以父母为中心,父母对孩子管制很严,导致孩子在爱的方面缺失,孩子很压抑。
2.纵容式:以子女为中心,孩子要怎样就怎样,没有管制,有的是溺爱。
3.忽略式:既没有爱也没有管教。一般留守儿童居多。
4.平衡式:爱到位,管制也到位,孩子成长的很健康,有自信,有做人有底线。

命令者、威胁者、说教者、责骂者、建议者、惩罚者、不满者和溺爱者,这8种“负能”的教养方式,孟老师表示,只能让孩子感到烦闷、痛苦、自卑、迷茫,越来越陷入无能的状态,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摧残,容易丧失智慧,迷失方向,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重大犯罪与亲子教养有关。那些没有得到正确亲子教养的孩子,最初他们的问题表现在情绪上,比如多疑、暴躁。之后会转移到行为上,比如霸道、狠毒。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1.懂比爱更重要:如果不懂孩子,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待孩子,亲子关系就会出问题。
2.沟通才是生产力:父母不要猜测,不要有主观的判断,也不要给建议、指导和分析,只需要做到好奇的提问与倾听,孩子就会滔滔不地讲很多。
3.快乐的氛围;找到喜欢做到事情,一起去做。
4.有目的的教养:对孩子进行生养规划,询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要怎么做,孩子自己会收集信息。
5.更多自主选择:家庭问题也让孩子参与探讨,培养他的决断力和责任心。
6.学会赏识孩子:激发潜能,做孩子的粉丝。夸奖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而不是责怪没做好的地方。

孟老师提到,教养方式要与期望值相匹配,父母要做好角色的转换,0-3岁是照顾孩子的阶段,4-6岁角色转变为孩子的玩伴,7-12岁变成孩子的教练,13-18岁则是孩子的朋友,孩子19岁之后,父母则是顾问的角色。

最后,他强调了鼓励、接纳、赞赏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呼吁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奇迹。就像罗森塔尔提出的理念“一个人经常被看成什么羊,经常被说成什么样,经常被这样的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xueyan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